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委托浙江大学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研究学术刊物,是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刊和全国医学教育核心期刊。一年6期,每逢双月发行。设置的栏目有:教育理论、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临床教学、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育评价、国外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专题研究等,拟开设的新栏目有:医学研究进展、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与法律等。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70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050/G4

邮发代号: 32-9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2004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1701
  • 国内刊号:33-1050/G4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4年被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17年第12期文章
  • 完善整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分段式考试质量评价体系

    完善组织学与胚胎学“整合式”分段教学模式,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分段式”考试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显示分段考试的成绩明显优于不分段考试的成绩.“分段式”考试可以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有利于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学习.......

    作者:莫发荣;马步国;黄天明;张庆梅;罗彬;罗国容;谢小薰 刊期: 2017- 12

  • 整合模式——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作为承前启后的医学学科,病理学教育必须适应和满足临床诊治需求变化.该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提供优质、精选教学资源给学生.AR、VR等新技术的应用给病理学教学开启一扇大门.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生需求,需要整合新的教学内容.整合模式是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验、线上与线下和集中与分散的整合是现在和未来应该坚持的方向.一套优质的整合病理学教学资源服务于全国广大医学生,保证病理学......

    作者:张红河;来茂德 刊期: 2017- 12

  • “全程多元化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

    目的:探讨“全程多元化启发式”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从课堂设计、师生互动、归纳与总结三方面入手,将此教学模式融入课程中,通过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此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态度的养成、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水平.结论:此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学相互融合,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作者:王晓丽;王玉春;崔红霞;韩翠艳 刊期: 2017- 12

  •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目的:探索建立新培养模式下药剂学实验双语教学的新方法.方法:通过改革实验教材,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授课方法与考核评价体系.结果:通过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我院学生代表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大赛中获奖.结论:本方法在对学生科研思维的训练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为药剂学实验单独设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崔亚男;王慧云;孙珊珊;丁林;刘兆明 刊期: 2017- 12

  • 中山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和思考

    医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中的重要一环,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医学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一直坚守优良的教学传统、示范引领实验课程改革、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师资培训和实践能力考核、开展多种竞赛和导师制等方面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并对未来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提出相关思考.......

    作者:郭开华;何军芳;陶心琢;许志威;高国全 刊期: 2017- 12

  • “三轨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

    目的:基于SWOT分析法,探究“三轨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方法:来在于同济大学2012级48名医学生,一组采用PBL+CBL+LBL的教学模式,另一组采用LBL+CBL的教学模式,通过试卷考试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采用LBL+CBL教学模式的学生试卷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7.25分,采用PBL+CBL+LBL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2.96分,两者之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作者:蔡涛;张春林 刊期: 2017- 12

  • 以能力为本位急危重症护理学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设计

    以能力为本位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定位应用型,突出能力目标;教学内容工作化,与岗位任务、职业能力相呼应;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条件足够,保障教学过程顺利;考核评价过程化,彰显护生能力本位.......

    作者:郭明贤;冯香艳;孙妍;卫华;王飞霞;李英;万方芳 刊期: 2017- 12

  • 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实践教学与考核改革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129名本科学生实施新流行病学实践教学模式.结果:新模式达到预期效果.73.6%的学生表示新模式更具吸引力,73.6%认为新模式有助提高学生科研能力;71.1%认为该模式有助于今后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63.1%认为新模式付出的更多,影响参与的积极性.结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对学生掌握基本科研设计思......

    作者:刘寿;张发斌;李斌;王树林;刘燕;杜文琪;党占翠;赵磊 刊期: 2017- 12

  • 临床专业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性研究

    目的:探索CBL临床教学效果.方法:2015年3-12月二学期96名学生开展CBL,调查CBL前后学生的变化,学生对课程及教师的评价.结果:CBL前后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葛玉荣;梁沛枫;闫鑫;魏希峰;窦琦 刊期: 2017- 12

  • 虚拟仪器技术在医工结合专业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医学院校医工结合专业是多学科融合的专业,为了实现教学过程中医工结合的特色,打破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隔离,设计了面向DS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基于虚拟仪器的教学仿真平台,平台中包括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和扩展模块.该平台应用于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说明该平台可以使学生完全掌握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陆强;田娟;张兆臣;赵学良 刊期: 2017- 12